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13章 第二师

黄子澄指挥部队冲杀过去,率先通过铁桥,进入到镇内。由于第九军的前进速度太快,吴军没办法施行逐次防守的策略,一路溃逃。

九军将士们紧追不舍,往前追了十几公里才渐渐停下来。

还在前面几道防线苦苦支撑、和其他两路部队纠缠的吴军接到贺山桥主阵地失守后,明白继续抵抗已经没有意义,还会让自己陷入腹背受敌的状态。

所以残余的吴军连夜逃回武昌,贺山桥彻底被北伐部队占领,这场战役才算结束。

贺山桥战役经历了一天一夜的战斗后,以北伐军大获全胜告终。

第九军在这场战争中击毙敌军数千人,俘虏的军官都有上百名,其中以二团杀敌数量最多,遭受的抵抗最激烈。

二团亡316人,伤527人,接近一个团三分之一的人丧失战斗力。

缴获大炮二十多门,枪支三千多杆,机枪四十余挺。加上在挺司桥和入鄂以来的战利品,陈德良手里的武器装备三个师绰绰有余。

不过陈德良暂时还不打算扩军,还是那句话,兵贵精不贵多。吴佩服的部队人数远比北伐军多,可战斗力却千差地别。

与其耗费巨资养几个战斗力低下的师旅,还不如精心培育一支所向披靡的部队。

不大规模扩军不代表不用补充兵员,一路走来陈德良部队的名声越来越好。战斗力强、军队纪律好、关键的是军装好看,在一群军阀队伍中鹤立鸡群。

所以陈德良下令征兵,永远不担心兵源问题,携大胜之势,第九军成立第二师。

第二师五千多人,全员新兵,基本不参加战斗,只训练军事能力。为的是可以在第一师出现伤亡时能及时得到补充,所以他们就是新兵师。

第二师说白了就是第一师的血包,任务是补充新兵和训练,如果有素质好的俘虏也会一并加入其中,改造成功后再进入一师。

二师的津贴待遇等等只有一师的一半,所以这些新兵们对训练的热情高涨的很,就是想着表现出色,成功进入到第一师。

要是有实力大规模扩军,陈德良自然不介意手下的兵力越来越多,可他现在根本没办法养活太多部队。

“下一步,该往哪里走。”陈德良喃喃自语道。

第九军跟随着败退的敌军来到武昌郊区,陈德良命令部队在此处进行休整。

第九军在这几场战争中名声大噪,兵强将勇,战无不胜攻无不克,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